9月2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印發《安全應急裝備重點領域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下稱《行動計劃》),明確安全應急裝備重點領域發展任務,促進安全應急產業高質量發展。
《行動計劃》提出,力爭到2025年,安全應急裝備重點領域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聚焦重點應用場景,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推廣一批具有較高技術水平和顯著應用成效的安全應急裝備,形成10家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50家以上具有核心技術優勢的重點骨干企業,涌現一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50家左右國家安全應急產業示范基地(含創建單位),打造競爭力強的安全應急裝備先進制造業集群。

提升安全應急裝備現代化水平
近年來,我國安全應急裝備快速發展,涌現出一批優質企業和先進產品,在生產安全事故預防和各類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部分關鍵裝備技術薄弱,供需兩側信息不對稱等問題,亟需從國家層面加強政策引導。
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安全應急裝備現代化水平,對滿足日益增長的安全應急需求,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具有重要意義。
前述負責人稱,安全應急裝備涉及領域多,應用場景也較多,《行動計劃》重點聚焦近年來多發的自然災害場景和造成較大損失的生產安全事故場景所需的裝備,集中力量加快重點領域裝備發展。當前災害事故呈現多樣化、復雜化特征,需不斷提高重大裝備現代化水平。
前述負責人還表示,大型安全應急裝備發展需要國家大力推動。大型安全應急裝備研制時間長、成本高、市場推廣難度大,導致部分科技成果產業化動力不足,新技術不能及時轉化為現實產品,需要國家層面加快推動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應用。
聚焦10大領域,部署10大任務
本次《行動計劃》重點聚焦10大領域,分別是地震和地質災害、洪水災害、城市內澇災害、冰雪災害、森林草原火災、城市特殊場景火災、?;钒踩鹿?、礦山(隧道)安全事故、緊急生命救護、家庭應急等的重點安全應急裝備,強化核心技術攻關及推廣應用,加強先進適用安全應急裝備供給,提高災害事故防控和應急救援處置能力。
《行動計劃》從技術創新、推廣應用、繁榮生態三方面提出研發攻關、搭建公共服務平臺、發布推廣目錄、發布家庭應急產品規范企業推薦目錄、推進試點示范、加強宣傳推廣、完善產業鏈、加強企業培優、推動集群化發展、完善標準體系等10大任務,需要統籌協調政產學研用等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推進落實。
其中,在完善產業鏈方面,梳理繪制重點裝備產業鏈圖譜,聚焦關鍵節點,支持龍頭企業擔任產業鏈鏈主,以點帶鏈補短板、鍛長板,增強產業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在加強企業培優方面,培育安全應急裝備領航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促進特色明顯、創新能力強的企業加速發展。建立重點企業聯系機制,支持企業承擔重大任務。依托重點企業開展應急產品生產能力儲備工程建設。試點開展企業質量管理能力評價,鼓勵企業向卓越質量攀升。
在推動企業集群化發展方面,培育國家安全應急產業示范基地(含創建單位),優化區域布局,引導基地差異化、特色化發展,發揮示范帶動引領作用。開展安全應急裝備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建設,提升產業鏈關鍵環節配套能力。推進安全應急裝備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提高安全應急裝備的國際競爭力與影響力。
鼓勵社會資本出資組建安全應急裝備產業發展基金
《行動計劃》還部署了5項保障措施,分別是加強組織領導、加強政策支持、推進產融合作、加快人才培養、加強培訓和企業服務。
在政策支持方面,將符合條件的安全應急領域項目納入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和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范圍。鼓勵地方政府出臺扶持政策支持安全應急裝備發展和安全應急產業示范基地培育發展,鼓勵采取工會采購等方式推廣安全應急產品。
在產融合作方面,將發揮政府投資基金引導作用,鼓勵社會資本出資組建安全應急裝備產業發展基金,舉辦投融資路演活動,支持企業申報“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專項,孵化培育初創企業。發揮國家產融合作平臺作用,拓展融資渠道。鼓勵采用融資租賃、產品保險、購買服務等方式推廣先進適用安全應急裝備。
在人才培養方面,將支持有條件的高等院校開設安全應急相關專業,推動各方聯合培養安全應急產業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支持產教融合培養安全應急領域卓越工程師,強化職業教育對安全應急產業人才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