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記者 張燕北
2023年前三季度在A股低位震蕩中“收官”。四季度股市會怎么走?部分基金公司已于近期率先發布四季度投資策略報告,展望今年最后三個月的市場行情。
中國基金報記者梳理基金公司觀點發現,公募基金對于四季度的態度普遍從偏謹慎轉向樂觀。在市場情緒逐漸回暖后,大盤或以時間換空間的方式,逐步向上拓展。行業與主題配置上,景氣回升、產業趨勢明確,“困境反轉”與科技成長類方向值得關注。
宏觀經濟復蘇向好態勢延續
展望四季度,基金公司認為我國宏觀經濟將延續三季度的復蘇態勢,仍將保持在穩健合理區間,國內經濟有望邊際向好,尤其消費、房地產等方面表現值得期待。
國內經濟方面,中歐基金指出,中國經濟處于疫情結束后的修復過程中,四季度有望改善。7月政治局會議后宏觀調控已明確進入逆周期調節階段,特別是房地產相關表述做出重大調整,已在8月中下旬各地的地產政策調整上逐步兌現,以及對地方債務化解的工作也在積極推動當中,這對于穩定市場預期、提升增長質量至關重要。
展望四季度,伴隨PPI回升、企業盈利名義值改善、庫存周期見底、中低收入群體收入消費循環修復等,國內經濟有望邊際向好。
經濟方面,永贏基金表示四季度增長環比動能再度走強。一方面,7、8月經濟環比動能企穩,復蘇跡象已有顯現,四季度庫存周期逆轉以及外需緩慢改善有望推動工業生產明顯好轉,同時服務消費經過三個季度內生修復后逐步向疫情前穩定增長中樞靠攏。
二方面,托底政策如存量房貸利率調降、一線城市“認房不用認貸”等政策紛紛落地,逐步見效,有助于底部企穩。此外,三季度開始發力的財政政策(如專項債加快發行)效果也有望在四季度持續顯現。
三方面,后續穩增長政策如地產領域仍留有潛在空間,若當前政策效果不佳,政策或將持續加碼;四方面,臨近西方傳統節日,疊加近期歐美經濟維持韌性,外需逐步改善有望帶動出口向好。
大成基金認為,國內經濟處于周期性的較低區域,上半年剛好實現經濟目標,但三季度數據進一步滑落,使得政府托底訴求越來越強,價的企穩為名義增長的回升釋放彈性,國內去庫周期的尾聲以及出口觸底回升的韌性是短周期經濟增長的看點。
海外方面,三季度以通脹回落和加息停止主導,增長回落不顯著,四季度以增長下行主導(軟著陸),但通脹會有小幅翹尾。
圖片來源:大成基金
內外部流動性有望繼續邊際向好
公募業內認為,四季度貨幣政策仍有發力空間,預計信貸投放力度將繼續加大,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也將持續發力。
平安基金指出,信貸結構的修復情況仍待改善,有賴于后續政策效果的釋放。居民中長期貸款仍是拖累項。8月居民中長期貸款的拖累減弱,但仍處于歷史偏低水平,8月末是地產優化政策的密集出臺階段,疊加“金九銀十”消費旺季,此前二、三線城市因城施策工具箱已充分打開,銷售刺激政策的效果較為有限,一線城市相對體量較小,政策的放松或也對低能級城市產生一定的虹吸效應。
此外,企業總長期信貸支持減弱。企業信貸結構偏弱,仍有賴于票據融資的支撐,后續地方債發行加快,基建投資或有提速,促信貸方面,相關會議要求主要金融機構加大貸款投放力度,關注對于中長期融資需求的帶動情況。
流動性方面,永贏基金表示,內外部流動性邊際向好的大趨勢在四季度仍有望延續。一方面,當前國內經濟仍處于復蘇的關鍵時期,仍需寬松貨幣環境呵護,因此貨幣維持寬松是大概率事件,降息降準仍可期待。
另一方面,9月美聯儲維持利率不變,考慮到鮑威爾對外表述持續偏鷹,不排除利率長期維持高位的可能性,但本輪加息周期已確定性步入尾聲,美債利率呈現“上行空間有限、下行空間巨大”的特征,外部流動性迎來拐點。
匯率方面,平安基金認為,貶值壓力可控,對國內貨幣寬松制約較小。從長期來看,國內寬信用政策發力,經濟弱修復狀態下,收益率短期或有上行擾動,而美聯儲加息尾聲階段,利率終點預測維持在5.6%,點陣圖顯示年內還有一次加息的可能,美債收益率或在高位震蕩,上行動力不足,中美利差倒掛程度難再加深,因此匯率進一步走弱的風險較小。
從政策思路來看,平安基金指出,8月降息為中美貨幣政策背離周期中第三次動用價格型貨幣政策工具,當前匯率管理工具箱充足,也成為貨幣政策以內為主的底氣,重點關注央行調控思路變化。
中歐基金則稱,海外主要經濟體有韌性,聯儲加息周期處于尾聲,預計四季度主要經濟體經濟表現平穩,但可能有風險事件擾動,包括美國新財年預算談判破裂、汽車工人罷工事件繼續發酵等潛在風險。如出現黑天鵝事件擾動,當前偏緊的全球流動性環境有望邊際轉松,形成對中國風險資產的邊際利好。
大成基金建議,中長期正視政策思路,在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之間尋求平衡,保持歷史耐心。
目前財政、居民資產負債表偏弱、杠桿率偏高,不具備像之前一樣的強刺激、加杠桿的能力:保持政策定力并不代表宏觀政策不加力,只是宏觀政策可能居第二或第三位,第一位是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第二位可能與改革開放相關的營商環境(民營企業)、全國統一大市場、對外開放等。
四季度A股或震蕩上行
對于后市行情,公募機構認為不必過于悲觀。市場預計仍將維持震蕩格局,隨著經濟恢復的逐步確認和政策導向的明確發力,四季度出現震蕩上行的概率更大。
諾安基金分析,當前股債收益差位于約-2倍標準差附近,市場處于較低區域,隨著經濟數據的改善,市場情緒與估值或有望逐步修復。8月地產和資本市場政策的密集公布,疊加國內降準影響、匯率高位震蕩,A股大盤指數筑底。
但諾安基金同時指出,主題輪動加快,板塊中全球定價的大宗商品表現強勁,TMT受華為和蘋果發布新機帶動,消費電子和周期性存儲受益于需求復蘇預期而有階段性表現。
近期各主題持續性較弱,表現為風險偏好仍未完全修復。市場未來震蕩上行的驅動因素可能來自于政策的持續推進和經濟基本面數據的回升,下季度經濟數據的改善在政策呵護和低基數疊加下將是大概率事件,對未來的市場表現可以更樂觀。
永贏基金樂觀判斷,近期A股受外資流出、經濟修復偏緩等影響表現偏弱。展望四季度,隨著內生增長的環比動能再度走強以及外需的逐步企穩,國內上市公司盈利有望不斷上修,疊加寬松的流動性環境以及較為確定的政策加碼,市場或將重拾信心,支撐A股逐步走出底部。
展望后市,平安基金則認為, 庫存周期延續去庫,需求側初顯觸底跡象,后續持續企穩向上尚待信心修復。三季度以來,PPI同比已率先觸底回升,同比負增幅度已連續兩月收窄,表征需求側的價格端已顯現一定的觸底回升跡象,但產成品庫存仍處下行趨勢之中,去庫階段尚未扭轉。
立足當下,系列利好政策的出臺為內需修復奠定了基礎,海外衰退風險也趨于緩和,8月經濟數據從環比角度已顯現一定的改善跡象,但持續性需求側的量價齊升尚待觀察,內外需求的信心修復仍是關鍵。
看好“困境反轉”和科技板塊
具體到行業配置策略,多家公募認為,景氣回升、產業趨勢明確,“困境反轉”與科技成長類方向值得關注。
大成基金提出三條配置思路:配置思路一:需求-供給預期差;配置思路二:出口帶來的積極線索;配置思路三:產業趨勢主線;推薦計算機設備、消費電子、工程機械、家用電器、通信設備、鋼鐵、汽車零部件。
諾安基金判斷,在風險偏好修復過程中利好科技和超跌板塊。展望四季度,諾安基金表示,消費電子有望周期性回升,半導體國產鏈將延續加速演進態勢。手機等傳統需求相關的消費類芯片經過近一年的充分調整,股價已經充分反映悲觀預期,且華為蘋果發布新機拉動手機類等消費電子需求復蘇。
對于計算機板塊,展望四季度,根據公開信息和產業交流,市場需求經過上半年的梳理和準備,三季度訂單已經開始陸續落地,同時明后年行業發展進入加速期,對于四季度和明年我們保持樂觀?!拔覀円矊⒗^續堅定擁抱以操作系統、數據庫、AI大模型、行業數字化為代表的中國軟科技行業和數字經濟行業的發展,并優選其中的產品型公司陪伴其成長?!敝Z安基金表示。
展望全年,AI算力、大模型等板塊經過調整后,在下半年基本面的高成長性有望得到兌現。諾安基金也將繼續堅定擁抱以操作系統、數據庫、AI大模型、行業數字化為代表的中國軟科技行業和數字經濟行業的發展,并優選其中的產品型公司陪伴其成長?!敝Z安基金表示。展望全年,AI算力、大模型等板塊經過調整后,在下半年基本面的高成長性有望得到兌現。
永贏基金在四季度投資策略中展望,后續可關注復蘇和主題兩大領域??紤]到信心重鑄需要一定時間,市場修復的過程可能較為波折與緩慢,預計行業層面可能難以形成持續穩定的主線,可兼顧復蘇和主題兩大方向。
一方面,受益于持續復蘇,消費中的食品飲料、地產鏈上的家電、家居都業績存在支撐,此外醫藥生物絕對的估值底疊加負面事件步入尾聲有望迎來周期性底部,“困境反轉”或可期;
另一方面,四季度流動性仍寬松,疊加11-12月的業績真空期,主題類板塊仍有望演繹,可以從中微觀層面尋找成長類的機會,關注華為鏈、AI、數據要素、衛星互聯網等方向。
展望后市,平安基金認為,經濟長期依舊向好,但信心路徑或有波折,國內經濟復蘇與海外流動性轉向預期的階段性博弈依舊難免,建議均衡輪動配置。
第一,順周期板塊:資源品+地產鏈(非地產)+大金融(銀行、保險);第二,高質量成長板塊:數據要素(運營商)、AI(算力、光模塊)、華為科技產業鏈(半導體、智能手機、智能駕駛、云計算);穩定高股息板塊:高股息資產性價比仍處高位,經濟實質企穩前階段性占優。